《雅斯贝尔斯的共情理论及其心理治疗意义》,《心理研究》,2021年第10期,1/3. 《宾斯旺格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发展》,《浙江社会科学》,2020年第4期,1/1. 《雅斯贝尔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批判》,《浙江学刊》,2019年第4期,1/1. 《论胡塞尔现象学与雅斯贝尔精神病理学的关系》,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,2019年第4期,1/1. 《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仍然成立吗》,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,2019年第1期,1/1. 《雅斯贝尔斯对现象学直观的阐释及发展》,《浙江社会科学》,2018年第8期,1/1. 《哲学治疗:从现象学到佛学》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,2018年第6期,1/1. 《人工智能的极限与未来》,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,2018年第1期,1/1. 《精神疾病发生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解释》,《赣南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8年第1期,1/1. 《论德雷福斯、现象学与人工智能》,《哲学分析》,2017年第6期,1/1. 《宾斯旺格对现象学的贡献》,《97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5期, 1/1. 《太虚大师论佛学与科学的关系》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8期, 1/1. 《从现象学到精神病学》,《浙江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》, 2018年第5期, 1/1,CSSCI. 《自然自明性的失落----Blankenburg精神分裂理论述评》,《心理科学》,2017年第4期,1/2. 《精神疾病研究中的新现象学进路》,《浙江学刊》,2017年第4期,1/1,CSSCI. 《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新进路》,中国社会科学报,2017年4月25日。 《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视域中的交互主体性紊乱》,《哲学动态》,2017年第2期,1/1,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7期全文转摘。 《现象学哲学视野中的精神疾病》,《浙江社会科学》,2016年第12期,1/2. 《精神病理学中的第一人称进路》,《西北师大学报》,2016年第10期, 1/1. 《马克思与亚当·斯密正义观之差异》,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6年第5期,1/2. 《妄想症与精神分裂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解释》,《浙江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,2015年第4期,1/1. 《新现象学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反思》,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5年第3期,1/1. 《雅斯贝尔斯与精神病理学》,中国社会科学报,2015年第691期,1/1. 《瑜伽行派的形式逻辑分析》,中国社会科学报,2014年第683期,1/1. 《意识哲学的发展路径——由自我、他我到无我》,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4年第6期,1/1. 《霍伦斯泰因对胡塞尔的批判》,《科学•经济•社会》,2014年第3期,1/1. 《具身人工智能与现象学》,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,2012年第6期, 1/1. 《新现象学与心理治疗》,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2012年,第10期. 《论托兹对身体现象学的贡献》, 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2年第3期,1/1. 《海德格尔与计算机》,《浙江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,2012年第1期, 1/1. 《意识现象学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》,《97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;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,2011年第6期. 《国外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研究述评》,《哲学动态》,2011年第8期,1/1. 《现象学对认知科学的贡献》,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,2010年第3期,1/1. 《身体现象学对认知科学的批判》,《科学技术与辩证法》,2007年第6期,1/1. 《休谟的证词还原论:困境与出路》,自然辩证法通讯,2005年第4期,1/1. 《论知识传递》,科学学研究,2005年第3期,1/1. 《知识可以传递吗?》,自然辩证法研究,2005年第4期,1/1. 《当代西方Testimony理论研究述评》,哲学动态,2003年第11期,1/1. |